乡村振兴是国家目前最重要的战略之一,国家在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,主要领导人也从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等方面,给予强调,提出了具体的路径。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乡村振兴,怎么做乡村振兴呢?
个人认为,理解乡村振兴,首先要了解国家提乡村振兴的核心原因——是因为国家基本矛盾改变了,变成了不平衡、不充分;城乡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又是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;所以要乡村振兴,脱贫致富。先理解乡村振兴的原由,明晰其要求和方向,就能够沿着这些,找到乡村振兴之路。
推进乡村振兴,首先是对乡村振兴这项工作进行规划谋划。主要包括分析研究好,定好位,形成一批项目和工程,并有有效的推行下去。这里简单说几点,比如分析,要有三个核心的分析内容,一是城乡的关系,乡村振兴不是脱离城市的无本之木;二是乡村自身的资源基础;三是周边以及市场的竞比情况。再比如项目,既要有一批农业和农业+项目;也需要一些硬的软的支持,比如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农民技术培育体系、各类平台(开发、投资、服务、共享等)等;还需要一些软性的传播、活动和推广。除了谋划本身外,行动计划非常重要。一是要找到目标,认识差距;二是制定具体的分解指标;三是落实到项目工程上,落实到空间时序上,落实到人员组织上;四是形成推进的方式,并落实到监督验收等内容上。好的行动强过好的规划。
至于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和核心着眼点,可以说是产业,也可以是人——产业强了、人来了,乡村就振兴了,两者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。但更关键的是,做什么产业?怎么突破?或者说人怎么来?什么人来?来了干什么?这些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在研究,探讨。比如从人的角度,有的地方就提出几乡战略,比如城里人下乡(休闲、旅游),能人回乡(创业、带头、产业),农民返乡(新农人、服务就业等)。从产业的角度,也有农业现代化,农业+,+农业,互联网引擎,农旅融合等路子。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。
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是手段,也是目标,破解二元化的结构,实现城乡间的平衡,包括人在内的各种资源可以在城乡间更自由健康地流动、共享时候,乡村振兴就开始实现了。